<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開發南海外海漁業資源

      日期:2010-03-16 00:00    作者:黃海水產研究所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一、南海漁業資源和開發現狀

      ????

      (一)南海地理概況

      ????

      南海位于北緯3度11分至23度35分、東經98度00分至120度15分之間,南北長約2900公里,東西寬約1600公里,總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其中我傳統疆界線內海域約290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12米,最深處達5559米。南海表層水溫較高,年均水溫約在20~30°C之間,而且緯度越低表層水溫越高。海水表層鹽度年平均值在32.5~34.2‰之間。南海島嶼眾多,除南海北部沿岸1700多個島嶼外,還有西沙、東沙、中沙和南沙四個群島。南海大陸海岸線長達4823公里,入海河流多達20多條。南海四季炎熱,雨量充沛。大量營養物質隨河水流入南海,為魚類繁殖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

      (二)南海漁業資源概況

      ????

      南海漁場位于熱帶和亞熱帶,漁業資源具有品種繁多、種群小、分布廣以及魚類個體小、性成熟早、產卵期長、繁殖力強、生長速度快、生命周期短等特點。

      ????

      南海漁業資源豐富。據調查統計,南海魚類2060種,經濟價值較高的優質魚類有30種之多,還有紅珊瑚、海龜、玳瑁、鸚鵡螺、大珠母貝等多種國家級保護動植物種。據專家評估,南海漁業資源的潛在漁獲量為650萬噸~700萬噸。其中,水深500米以淺南海陸架區(含北部灣)水域約50萬平方公里,潛在漁獲量約500萬噸;南海西沙、中沙、南沙礁盤區水域約60萬平方公里,潛在漁獲量約100萬噸;南沙南部陸架區我傳統疆界線內海域12萬多平方公里,潛在漁獲量約30萬噸。除上述海域外,在南海我傳統疆界線內還有150萬平方公里的深水區,其漁業資源尚未進行評估,據有關專家初步預測,其潛在漁獲量約60萬噸。

      ????

      (三)南海漁業資源開發現狀

      ????

      因此,目前中國、越南等國家南海海洋捕撈年產量總計在450萬噸左右,尚有220萬噸~250萬噸外海漁業資源有待開發。總的來看,南海漁業資源開發現狀是,除南海北部200米水深以下淺海域漁業資源已充分利用外,其他海域漁業資源還有很大開發潛力。特別是在遼闊的南海外海海域,目前我國除約有1000艘漁船在西、中、南沙礁盤區作業外,還有?150萬平方公里深水海域尚未有我國漁船作業。

      ????

      二、加快開發南海外海漁業資源意義重大

      ????

      (一)加快開發南海外海漁業資源是保護南海近海漁業資源的需要

      ????

      南海近海是南海漁業資源繁殖生長的重要場所,保護好南海近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了南海漁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就是保護了南海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

      由于各方面原因,南海區漁船船型和功率普遍較小,其中大部分漁船并不具備開發外海漁場的條件。受漁船性能和生產習慣等諸多因素影響,這些漁船長期聚集在近海漁場生產,導致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南海近海漁業資源呈現逐年衰退。為遏制漁業資源繼續衰退,從1999年開始,我國在南海北緯12度以北海域實施伏季休漁制度。經過10年養護,南海近海漁業資源有所恢復,但是面對強大的捕撈壓力,南海近海漁業資源養護形勢依然嚴峻。因此,引導部分近海漁船到外海生產,加快開發利用南海外海漁業資源,對于減輕南海近海捕撈壓力,養護和恢復南海近海漁業資源,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

      (二)加快開發南海外海漁業資源是緩解國際海洋新制度對我國傳統漁業沖擊的需要

      ????

      中越北部灣海域劃界協定和漁業合作協定生效實施,對我國北部灣傳統漁業生產造成很大沖擊。受兩個協定的影響,我國有近萬艘漁船要從北部灣西部傳統漁場退出。這些漁船只能退回北部灣我方一側海域或到南海北部近海漁場生產。北部灣我方一側和南海北部漁場漁業資源本已衰退嚴重,這上萬艘漁船擁擠在近海作業,“僧多粥少”,必然進一步加劇南海近海漁業資源的壓力,出現惡性循環,從而導致南海漁業生產效益下降、漁民收入減少、部分漁民生產生活出路困難,漁區社會穩定備受考驗。從北部灣劃界實踐來看,國際海洋新制度對南海傳統漁業的影響是深刻的、長遠的。因此,為應對和緩解國際海洋新制度對我南海漁業的影響和沖擊,加快開發南海外海漁業資源是必然的選擇。

      ????

      (三)加快開發南海外海漁業資源是維護我國海洋主權的需要

      ????

      南海東、西、中、南沙群島為我漁民最早發現、最早居住和最早開發,南海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傳統漁場,南海漁業是南海諸島及其海域主權屬我的歷史根基。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和主權海域,但由于歷史原因,目前我南沙群島有45個島礁分別被周邊國家強行占領,有?14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被周邊國家無理劃入其國家版圖,并對外宣稱擁有主權權利,我國南海主權受到嚴重侵害。此外,一些周邊國家政府還對本國漁業采取特殊扶持政策,有組織、有預謀地鼓勵其漁船進入我南海東、西、中、南沙漁場和深水海域作業,掠奪我漁業資源。如越南目前常年在我西、中、南沙海域作業漁船有1千多艘,比我國在這些海域作業的漁船還多。在圍繞南海主權斗爭更趨復雜尖銳的嚴峻形勢下,加快開發南海外海漁業資源,對于維護我南海主權權益具有突出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

      三、加快開發南海外海漁業資源的對策與措施

      ????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提出了“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方針。在新形勢下,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關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正確處理好南海漁業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關系,著眼于南海漁業發展的全局和未來,切實把開發利用南海外海漁業資源與養護近海漁業資源結合起來,與緩解國際海洋新制度對我國傳統漁業的沖擊結合起來,與維護我國海洋主權結合起來,以實現南海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維護南海主權權益的目標。

      ????

      (一)開展漁業資源調查,全面評估南海外海漁業資源

      ????

      科學決策離不開科學依據這個前提,對南海外海漁業資源的科學利用必須建立在科學依據之上。

      ????

      關于南海漁業資源狀況問題,我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對南海北部近海漁業資源進行過系統調查,對外海漁業資源僅進行了一些零星調查,對南海外海大部分海域從未做過任何漁業資源專業調查,因此,對南海漁業資源總體狀況一直沒有作出全面系統的評估。而現在南海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目前南海漁業實際產量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評估的可捕量相比出入較大。例如,當年對南海近海大陸架漁業資源評估可捕量僅為250萬噸左右,但近幾年南海近海漁業的持續產量為400多萬噸。鑒于對南海漁業資源調查不足,特別是一直沒有對外海進行全面系統調查,以及南海漁業資源環境出現新變化等原因,建議國家加大南海外海漁業資源調查力度,摸清南海漁業資源狀況,對南海外海漁業資源的分布狀況及資源蘊藏量重新作出科學評估,為制定南海外海漁場開發利用規劃,統籌考慮調整南海近海和外海漁場作業布局提供科學依據。

      ????

      (二)出臺優惠政策,扶持開發南海外海漁業資源

      ????

      南海外海漁場特別是南沙、中沙、東沙漁場遠離祖國大陸,天氣和海況復雜多變,具有大洋性作業的特點,對漁船安全性能、漁民生產技能等要求遠比近海生產高。特別是南沙漁場,距離我國大陸達1800公里,漁船赴南沙生產油耗比近海高出幾倍,每個航次的成本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往返航行的非生產性成本。南海外海生產漁船既要承擔經濟風險,還要承擔自然災害和涉外斗爭風險。為此,建議國家參照扶持發展遠洋漁業的相關政策,對從事南海外海漁業開發給予扶持。一是對具有開發南海外海漁場能力的企業、組織或個體捕撈生產者提供免息或低息貸款,讓其更新改造漁船,由近海改為外海生產。二是設立專項柴油補貼資金,對南海外海生產漁船進行專項補貼。三是由政府部門對赴南海外海漁場生產的漁民進行生產技能和安全防范等培訓,提高生產效益,減少安全事故和涉外事件。

      ????

      (三)建設南海外海漁業生產基地,提高外海生產漁船保障水平

      ????

      為了開發利用南海外海漁業資源,緩減南海近海捕撈壓力,維護我國南海海洋權益,有關部門積極引導南海三省(區)和港澳流動漁船到西沙、中沙、南沙等南海外海漁場生產。目前常年堅持在西、中、南沙漁場生產的我國漁船近千艘,廣大漁民為保護南海近海漁業資源,維護國家海洋主權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南海外海遠離祖國大陸,而且是臺風等惡劣天氣高發海域。由于沒有漁船避風港口和依托基地,南海外海漁業安全生產一直存在很大風險。此外,由于目前南海外海缺乏漁業補給基地,路途遙遠,漁船非生產性成本倍增。隨著油價上漲,大部分南海外海漁船出現了嚴重虧損。上述因素嚴重制約和影響了南海外海漁業開發和發展。開發南海外海漁場既是一種經濟行為,也是一種政府行為。為方便南海外海生產漁船避風停泊、漁民看病、漁船維修、生產補給,降低生產漁船漁民安全和經濟風險,從長遠來說,建議在南沙和西沙群島選擇一些島嶼,由國家投資建設漁船避風港口和漁業生產基地,并配備救助、補給等設施,為漁船提供保障和服務。從近期來看,建議采取政府補助和企業投資的方式,購買或建造幾艘集運輸、補給、救助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生產補給船,為漁船提供補給服務。總之,建議盡快啟動南海外海漁業生產基地建設,為加快開發南海外海漁業資源創造有利條件。

      來源:中國漁業報?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