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黃海水產研究所300噸級漁業資源調查船“黃海11”號(以下簡稱為“‘黃海11’號”)啟航前往黃海南部海域,執行中國海油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公益基金會項目--“黃海南部東亞江豚種群數量和洄游分布”預調查任務。來自黃海水產研究所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的7位科研人員參加了本次調查任務。出航前,黃海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趙憲勇及漁業資源與生態系統研究室、資產條件處有關人員前往碼頭為“黃海11”號出航送行。
出航會上,趙憲勇書記指出,“黃海11”號作為黃海水產研究所未來在黃渤海開展各種調查的中堅力量,要傳承和發揚農業農村部功勛調查船“北斗”號的光榮傳統,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人才優勢,為我所的科研調查提供更加有力的條件平臺支撐。他要求,全體人員要嚴格履行海上安全職責,確保船舶海上運行安全和調查任務順利實施;針對本航次的調查特點,科研人員和船員應加強配合,值班人員要多觀察勤記錄,力爭獲取較多調查資料,為下一航次正式調查奠定基礎。
本航次由黃海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與生態系統研究室李永濤博士任首席科學家,主要為本月下旬開始的“黃渤海江豚種群數量和洄游分布及其保護”項目展開預調查,初步了解海洋江豚在黃海的種群分布和棲息的環境信息,為正式調查線路設計提供數據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