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年,青島就提出了建設“國際種都”的戰略構想,并不斷出臺支持現代種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未來,青島還將建設小麥、玉米、花生、水產、微生物等重要良種的生產供應基地。青島的農業良種繁育呈現出多元化、廣覆蓋的發展態勢。
在位于嶗山區的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的良種培育基地,工作人員正在查看三倍體牡蠣的長勢。今年,公司推出的新品種三倍體長牡蠣“前沿1號”,生長速度快,可以比普通的二倍體牡蠣增產30%到80%。
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項目辦工作人員 王平:普通的二倍體牡蠣只有冬天和春天可以上市,但我們的三倍體牡蠣可以全年上市,同時具有抗病抗逆性強,利于環保,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我們的“前沿1號”三倍體牡蠣可以占到北方養殖市場的70%以上。
據了解,我國牡蠣育種共經歷了依賴野生苗種到目前以人工繁育和遺傳改良種苗為主導的三個階段。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通過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研發牡蠣三倍體新品種,目前公司年產牡蠣苗10億多片,占全國種苗供應市場的90%。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眾多的海洋科研機構,讓青島的在水產育種方面始終處于全國領先。為加強地方特色及珍稀水產資源保護,我市積極推動黃海水產研究所建設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目前,這處資源庫共收集保藏各類生物資源約14萬份、信息資源50萬余條。
黃海水產研究所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研發中心副主任 劉福利:將來在我們庫里面,我們要對這些種質資源,進行精準的表型和基因型鑒定。挖掘其中的有益基因,將這些有益基因進行整合,通過各種育種方法,來培育水產新品種,這些水產新品種將有力推動我國種業的種源自主可控,實現種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除了農作物、畜禽、水產等傳統種質資源的開發利用,在生物育種產業的細分賽道上,青島也不乏行業領先的“種子選手”。位于嶗山區的蔚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微生物育種等技術,躋身國內生物制造龍頭企業。
青島蔚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微生態技術中心研究員 凌紅麗:我們利用微生物菌種開發的微生態制劑產品,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畜禽養殖,以及我們農業種植。針對飼料替抗,養殖端的減抗,以及養殖廢棄物的處理,開發的相應產品,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針對土壤增肥,作物保護,土壤修復,提供了綠色安全有機的生物解決方案。
據統計,目前青島市種子企業已達450多家,農作物種子年銷售額突破7億元,種畜禽年銷售額突破12.8億元,水產育苗年繁育60億單位,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達到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