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通知公告

      2014年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社會責任報告

      一、前言

      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質檢中心”)根據我國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新形勢的要求,在推進質檢工作的持續發展中,不斷深化管理改革、不斷加強核心價值觀建設,堅持“公正、科學、準確、高效、誠信”的質量方針,堅持“獨立公正、科學誠信”理念,遵循 “傳遞信息、服務發展”的要求,以“提高自身能力、滿足行業需求、服務政府工作”為宗旨,堅持履行“誠實守信 科學環保 規范公正 以人為本”社會責任戰略方針;為行業提供技術支撐。積極參加科技、質量、安全、節能、節水、環保等方面的全社會主題活動,同時引導職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規范職工文明行為,不斷提升整體素質,培育建設一支具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的職工高素質的職工隊伍。中心開展踐行社會責任理念、履行社會責任教育,進一步增強了全社會對中心履行社會責任的認識,提高了全員推動中心可持續發展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近年來,積極協助政府解決水產品國際貿易爭端、進行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應對水產品安全突發事件,為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保護消費者身體健康、擴大水產品出口做出了突出貢獻,促進了水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本報告依據“國家認監委關于印發《國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編制,主要介紹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情況和工作總結,以及今后工作方向。本報告經質檢中心領導審核通過,并承諾報告內容真實、誠信,愿接受社會監督。

      二、基本情況

      1.簡介

      本所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南京路106號,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以下簡稱“中心”)籌建于1985年,掛靠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非獨立法人事業單位。是我國成立最早、行業唯一的國家級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1988年通過國家技術監督局的審查認可,于1989年4月正式對外開展工作,1995年通過國家技術監督局的復審,2001年和2006年分別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委(CNAL)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三合一”評審,2009年和2012年分別再次通過復評審,2014年通過食品檢測機構監督評審。我中心的質量方針為:“公正、科學、準確、高效、誠信”,中心依照《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嚴格按照《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的規定保證質量體系正常運行。

      2、人力資源

      本中心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金顯仕所長任主任,翟毓秀研究員任常務副主任。中心現有人員31名,其中研究員4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4人、助理研究員11人;有博士8名、碩士9名、博士后1人。中心下設業務辦公室、標準化室以及藥殘與生物毒素、微生物與分子生物學、元素與營養檢驗室。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工分技委(TC156/SC3)和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產品加工分技委 (TC64/SC1)秘書處掛靠在本中心。

      3.業務情況

      中心主要承擔水產及水產加工品、相關食品、魚粉、魚油、漁用飼料等授權范圍內的國家監督抽查檢驗、仲裁檢驗、新產品鑒定檢驗、認證檢驗、產品質量分等分級檢驗和鑒定任務;進行檢測技術的研發、標準制修訂、產品質量安全評價與基礎研究等工作,對同類產品質量檢測機構進行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根據(CNAL)頒發的檢測機構資質證書、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獲準授權的檢測產品138個、獨立檢測參數198項。多年來,堅持以科研為本、服務至上、支撐優先的原則,先后承擔了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以及地方委托的監督抽查、監控任務和專項整治工作等為代表的質檢任務40多項次,承擔標準制修訂項目50多項次。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對水產品安全衛生的重視,基礎和應用基礎科研工作力度加大,先后主持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基礎公益和平臺項目以及農業部、商務部行業專項等為代表的研究項目30多項,為政府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為行業的發展和質量安全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2014年度所涉樣品數量近2300個,檢測參數40項,檢測項次超過10000項次,出具檢測報告1300份。

      4.2014年度財務情況

      中心面積約2500平方米,檢測用房2000平米。擁有各種儀器設備130余臺套,擁有多級串聯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質譜聯用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氨基酸分析儀、熒光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與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PCR儀、酶標儀、凝膠成像系統、微生物鑒定系統等工作所需現代大型精密檢驗檢測儀器設備,也有快速溶劑萃取系統、GPC凈化濃縮系統、固相萃取儀、微波消化儀等配套齊全的前處理設備,儀器設備原值約3000萬元。設備配備率100%,受檢率100%,完好率100%。2014年總收入約1150萬元。其中國家檢測任務550萬元,科研性收入450萬元,委托檢測性收入150萬元。

      三、社會責任體系

      我中心高度重視社會責任體系的建設和實施,將社會責任納入我中心總體發展戰略,使社會責任管理與中心成長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實現檢測中心發展與社會責任的協調。

      1 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中心不斷健全和完善全方位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持續拓展社會責任管理的內涵,科學、規范地推進社會責任管理工作。

      中心社會責任組織機構:

      作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所屬非獨立法人事業單位,中心社會責任工作采用常務副主任負責制,在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全面領導和具體指導下開展工作。中心業務辦公室作為中心社會責任工作日常辦事機構,負責制訂本中心的安全措施,人員培訓計劃,保障工作,對外客戶協調,落實各項決議,開展社會責任培訓等。

      2 社會責任理論學習

      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刻認識到擔負社會責任的正確性和重要性。克服工作中的經驗主,改正官僚主義,杜絕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遵守中心規章制度,清正廉潔,自覺維護中心的形象。工作中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簡化對外接待;在日常工作中,從細節做起,節電、節水,節省辦公用品。

      3 保障安全

      與主管單位簽有安全責任書。平時加強對中心人員、儀器和化學試劑的管理,全年沒有發生安全事故。組織對全室計算機進行了安全涉密檢查,對各級報告資料分類管理,沒有發生泄密事件。中心有完備的消防設施,個人安全防護器具,定期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全年沒發生安全事故。

      4 環境保護

      中心制定有“三廢”管理規定,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分類管理,有專人負責,每周集中上交清運處理。

      5 職工權益

      中心通過工作會、專題座談會、黃海所工會等,積極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通過學習培訓、表彰獎勵等打通職工成長通道,為職工提供更多的成長機會。為本中心患病職工捐款1 次,先后培養在職博士2 人,博士后1 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百名英才2名,出國進修1名,本年度晉升高級職稱人員2名。

      6 社會公益檢測

      中心通過定期向農業部漁業主管部門和農業部質量監管部門匯報、接受上級監督檢查,加強與地方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溝通聯系和友好合作,確保中心工作活動嚴格遵守政府各項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年度完成農業部監督抽查7項:農業部產地水產品監督抽查 、農業部苗種監督抽查、農業部監督抽查專項 、農業部無公害水產品監督抽檢、農業部水產品專項跟蹤監督抽檢等。向農業部及時準確地提供我國水產品質量檢測報告。

      7、利益相關方

      中心建立起與客戶、供應商、公眾及同行業組織間的溝通機制,充分尊重和維護利益相關方的合法權益,并努力讓各方積極參與到推動中心各項事業的發展中。

      客戶:中心接受農業部上級領的指導,及時準確提供質量報告。通過定期電話回訪、召開用戶座談會、服務滿意度調查、技術培訓等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系。參與大菱鲆養殖客戶質量跟蹤,從投入餌料、藥物、苗種和水質等多方面幫助客戶分析大菱鲆中藥物殘留來源,并研究控制措施,提供更全更好更快的解決方案。

      供應商:中心通過現場考察、征求意見、招投標等,加強與供應商的交流合作;實施陽光采購和綠色采購,實現公正公平、長期合作、共同發展。

      公眾:中心加強誠信服務,為社會創造價值。本年度參加科普講座、科技支農活動4次,培訓青島市當地和江蘇常州農檢中心技術人員200多人次。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真誠回報社會。

      同行業組織:中心現為農業部風險評估實驗室牽頭單位,青島市分析協會理事單位,青島市實驗室平臺共建先進單位,積極組織、參加相關活動。協助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進行 “全國水產品藥物殘留快速檢測試劑盒現場篩選”工作。針對全國11家水產品藥物殘留快速檢測試劑盒,組織進行實驗室現埸驗證試驗,并向全國推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和社會反響。協助農業部質監局組織完成全國70家水產品質檢機構檢測能力考核工作。促進了全國部級、省級和市級水產品檢測中心的技術水平提高。積極參加青島市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建設,做好共享服務,被青島市科技局授予 “青島市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先進實驗室”。

      四、社會責任展望

      本中心系統性地開展履行社會責任工作方面時間較短,理論不高,經驗不足,仍需進一步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提高理論水平,認識社會責任與本中心發展的關系,充分重視社會責任工作。其次,進一步健全領導機構,明確責任和目標,制訂可執行的計劃,與掛靠主管單位協調一致,組織實施。最后,結合本中心的質檢工作,通過履行社會責任工作,促進社會協調發展,使中心在行業內發揮更大作用。

      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山東省青島市南京路106號 郵編:266071 電話:053285825917

      聯系人: 翟毓秀 2015-1-5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