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美榮,博士,副研究員,青島科技大學、天津農學院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無脊椎動物繁殖生物學和養殖生態學、底棲生物修復生物學。從事貝類幼蟲定向附著和淺海養殖生態工作,聚焦附著變態關鍵環節的生態學、細胞生物學和淺海養殖生態系統關鍵過程,相關成果提升了我國雙殼貝類苗種培育領域的技術水平以及對淺海養殖生態系統的科學認知并支撐和指導產業發展。主持863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子課題/藍色糧倉子課題/中央級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橫向課題等10余項。發表論文34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10篇,以第一發明人授權發明專利5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項,獲省部級獎3項次。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生物膜附著基誘導雙殼貝類附著變態中的作用機理;底棲生物在淺海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IMTA)生態系統中的功能。
聯系方式:dumr@www.kben.net,微信:dumeirongde,QQ:57376408
代表性論文
(1)杜美榮,方建光,包振民,等.不同養殖海域櫛孔扇貝混合家系的通徑分析[J].海洋與湖沼, 2016, 47(5): 963-970.
(2)杜美榮,方建光,高亞平,等.不同貝齡櫛孔扇貝數量性狀的相關性和通徑分析[J].水產學報, 2017, 41(4): 580-587.
(3)杜美榮,李鳳雪,方建光,等.桑溝灣養殖生態系統微食物環對長牡蠣碳需求的貢獻[J].海洋與湖沼, 2019, 50(6): 1334-1342.
(4)杜美榮,方建光,毛玉澤,等.底棲硅藻生物膜附著基對扇貝幼蟲附著和變態的影響[J].海洋與湖沼, 2020, 51(1): 125-131.
(5)杜美榮,張繼紅,毛玉澤,等.多棘海盤車胚胎和早期幼蟲發育[J].漁業科學進展, 2014, 35(1): 133-138.
(6)杜美榮,方建光,毛玉澤,等.櫛孔扇貝面盤幼蟲和稚貝的濾水率晝夜節律[J].漁業科學進展, 2012, 33(5): 73-77.
(7)杜美榮,劉毅,蔣增杰,等.底播蝦夷扇貝數量性狀的相關性和通徑分析[J].水產科學, 2015, 34(1): 8-13.
(8)姜緒,杜美榮,蔣增杰,等.溫度對蝦夷扇貝普通養殖群體和選育新品種海大金貝呼吸代謝的影響[J].中國水產科學, 2016, 23(4): 864-870.
(9)Jiang Z, Du M, Fang J, et al. Size fraction of phytoplankton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natural plankton to the carbon source of Zhikong scallopChlamys farreriin mariculture ecosystem of the Sanggou Bay[J].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7, 36(10): 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