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YMG全媒體記者 童佳怡 通訊員 謝楠)廣闊湛藍的大海、魚鷗翔集的海灣本是無數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煙臺,擁有909公里海岸線、2.6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00余種海洋生物,近年來,這里努力轉身向海、推進陸海統籌,正向著建設海洋強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闊步前進。
海洋生態文明,是建設海洋強市、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格外重要的一環。為了推進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守護好這片美麗海灣,近日,《煙臺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規劃》對“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指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進行了統籌謀劃,對全面推進國家海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煙臺樣板”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指出,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聚焦建設美麗海灣的主題主線,統籌推進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風險防控、應對氣候變化,健全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體系,不斷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不斷增強公眾臨海親海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做到四個堅持為基本原則,即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堅持陸海統籌加強系統治理、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精準施策、堅持公眾參與強化社會監督。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確定了海洋環境質量、海洋生態質量、親海環境品質三大類6項主要指標,其中,近岸海域優良(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為約束性指標,其余4項為預期性指標。
《規劃》中還確定了建設清潔海洋、綠色海洋、健康海洋、安全海洋、美麗海洋和提升治理能力等六個方面20項重點任務43項具體措施,設置了15個專欄,提出30項重點工程項目,并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經費投入、強化科技支撐能力、提升治理能力、加強督導考核、強化宣傳力度等六個方面加強規劃實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