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山東威海:藍色海洋走上綠色發展路

      日期:2021-04-13 09:08    作者:    來源:新華網     打印    加大 減小

      日前,在山東威海城區北部海域的國家海洋試驗場,哈爾濱工程大學智真研發團隊完成了科技部“海底地震節點智能運載器”深海專項,他們研發的機器人能夠在3000多米深的海底進行超深水油氣勘探。而在幾年前,國家海洋試驗場還只是一片養殖區遍布的老漁業基地。

      國家海洋試驗場完全建成后,將集聚國內高水平的研發機構,構建具備多種海洋高端裝備研發能力的多學科研發平臺,打造“研發—測試—孵化—人才供給”完整的鏈條,成為全國海洋裝備科學研究、成果孵化和產業轉化的新引擎。

      “現在海洋產業正由機械化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哈工大(威海)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威海海洋智能裝備研究中心負責人周志權介紹,“國家海洋試驗場的科研成果對海洋高端裝備可靠性的提升、研發的快速迭代,作用舉足輕重。”

      國家海洋試驗場落戶威海,正好與威海全力打造創新型國際海洋強市相契合。當前,威海正按照“一城三核、科技引領,多區布局、鏈式貫通,條塊聯動、全域覆蓋”思路,全域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城,著力打造空間布局合理、產業鏈條聯動、全域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其中,北部以全國唯一在建的國家海洋試驗場為核心,建設遠遙海洋科技灣區,增強海洋經濟發展驅動力;東部以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專業化園區——威海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為核心,建設海洋生物產業引領區,推動“深藍”經濟實現突破;南部以全國唯一的海洋碳匯主題園區——藍色碳谷為核心,建設海洋新經濟先導區,打造“藍碳”產業新高地。

      威海是一個海洋特色鮮明的城市,海岸線長度占全省的1/3、全國的1/18,不論是海洋資源稟賦、豐度指數和開發條件,還是海產品產量、品牌數量以及海洋生態環境等指標,都在全國領先。近年來,威海強化“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護海、開放活海”五個導向,推動海洋產業由資源依賴、規模擴張型向創新驅動、質量效益型轉變,走出了一條海洋經濟創新綠色發展的新路徑。

      目前,威海的涉海科技創新平臺達到296家。“十四五”期間,威海將力爭海洋經濟持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海洋電子信息與智能裝備制造業將是最為重要的突破方向之一。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