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畝產740公斤 5000畝耐鹽堿水稻迎豐收

      日期:2020-10-20 09:33    作者: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馬藝峰)“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縱橫萬畝連。”金秋十月,稻花飄香,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在城陽上馬桃源河畔種植的5000畝耐鹽堿水稻迎來了收獲季。

      為深化智慧農業引領鄉村產業振興攻勢,持續提升海水稻知名度和美譽度,實施精準扶貧和消費扶貧,10月16日上午,城陽區在上馬街道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舉行“海水稻豐收節暨城陽區消費扶貧名優農產品網絡展銷活動”。10月有農民豐收節、世界糧食日、中國扶貧日等多個與三農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大節日,城陽區舉辦本次活動,既契合三農的主題,又展示了城陽以鹽堿地稻作改良為依托的智慧農業發展成果,助力精準扶貧,可謂是一舉多得。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海水稻香贏豐年”,“贏”字表達了袁隆平團隊對豐收勝券在握的底氣,底氣源自實力,源自科技與情懷的雙驅加持。在上馬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活動現場,專家們對剛剛收割的水稻進行測產,經過測量、收割、脫粒、稱重、去雜、水分測定等多道工序后,測產結果顯示基地種植的yc-2003耐鹽堿水稻產量在542.5公斤每畝,城陽區委書記王波親自與袁隆平現場連線,匯報了海水稻喜獲豐收的喜訊,袁隆平在得知城陽種植的“超優千號”耐鹽水稻畝產達到739.7公斤后,高興地說:“那很不錯。”袁隆平還說到:“青島市城陽區承接的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業中心產業化平臺為海水稻產業化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天除青島外,同步測產的還有濰坊、溫州兩地,此前,國內十大基地種植的10萬畝海水稻已陸續實現測產,新疆岳普湖、阿克陶、內蒙古杭錦旗、寧夏石嘴山、黑龍江鐵力、青海格爾木和山東東營七地已完成測產,畝產再創新高。

      根據袁隆平對耐鹽堿水稻產業化的部署,2020年青島海水稻團隊以“十百千工程”為路徑,以“改造全國一億畝鹽堿地,多養活8000萬人口”為目標,真抓實干,分解落實,2020年海水稻全國推廣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等9省為核心的100萬畝海水稻基地、三產融合特色農業產業園區相繼啟動建設;1000萬畝鹽堿地改造土地資源儲備逐步推進,鹽堿地稻作改良、農業數字化產業不斷擴大,海水稻生態愈發有活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步伐更加堅實,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突破了“藏糧于地”的空間,拓展了“藏糧于技”的儲備。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