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海洋微纖維污染 這鍋塑料不背

      日期:2020-06-10 15:22    作者:    來源:中國科學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本報訊長期以來,污染海洋的大部分微纖維被認為是塑料,但新研究指出,實際上它們很多是棉花和羊毛這類的天然纖維,而且我們不知道這些纖維是否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巨大的健康風險。

      在一般的磨損和洗滌過程中,紡織微纖維很容易從衣服上脫落,在空氣中飄散,或沿著排水溝進入水道。例如,一次聚酯纖維衣物的機洗就會釋放出50萬根紡織微纖維。以往的海洋調查傾向于將所有微纖維都算作塑料纖維,其依據的假設是,棉花和羊毛這樣的天然纖維生物降解速度太快,無法在海洋環境中持久存在。

      《科學進展》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南非開普敦大學的Peter Ryan和同事使用一種名為紅外光譜的技術,分析了從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和地中海采集的916份海水樣本中的微纖維,這些微纖維平均長度為1毫米。他們一共分析了2000根微纖維,發現只有8%是聚酯或尼龍這樣的塑料纖維。其余的是天然纖維,包括棉花(占總量的50%)、羊毛(占12%)以及其他如蠶絲、大麻和亞麻等。

      研究小組這一發現令人驚訝,因為如今幾乎三分之二的紡織品都是合成的。Ryan說,天然纖維的降解速度可能比之前認為的要慢,目前漂浮在海洋中的大多數棉纖維和羊毛纖維都是前幾十年的污染,當時它們是最常見的服裝紡織品原料。

      Ryan說,天然纖維用于制作服裝時,通常會被染色并涂上阻燃劑等化學物質,這可能會降低其生物降解性。例如,之前在一艘133年前的沉船中發現了一件完整的染色棉馬甲。

      盡管研究發現的塑料微纖維比預期的要少,但天然微纖維可能會給海洋生物帶來同樣的健康風險。已經有證據表明螃蟹和浮游動物因攝入塑料微纖維而受到傷害,但天然微纖維污染對海洋野生動物的影響尚未作過調查。

      Ryan說:“我們應該努力減少從衣服進入環境中的微纖維數量,不管它們是不是塑料,因為它們很可能在環境中持續存在很長時間。”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