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地下水監測數據實時上“云”突破濱海濕地保護技術難題

      日期:2020-04-24 10:05    作者: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李倚慰)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以下簡稱海地所)完成了江蘇濱海濕地6個地下水監測無線傳輸站點建設,截至目前,在線運行的地下水監測數據無線傳輸站點已達19處,形成了山東半島萊州灣和江蘇鹽城濱海濕地兩個示范區,數據傳輸和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成本降低方便獲取現場數據

      海地所地質信息室孫記紅表示:“傳輸系統包含監測客戶端和監測中心平臺兩部分,監測客戶端包括監控主機和監測探頭,主要用來監測現場數據并將數據傳輸到監測中心平臺;監測中心平臺為監測系統的軟件平臺包括數據接收平臺和發布平臺,主要用來數據接收、存儲和發布。野外監測數據通過無線傳輸設備上傳到監測中心平臺,科研人員隨時隨地可通過網絡對現場狀況進行查看、控制,為科研工作實時獲取現場數據提供了很大便利。”

      首次擴至江蘇對接地質云平臺

      據悉,2012~2015年,海地所依托“山東半島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與監測”項目,在山東海岸帶地區開展海岸帶地下水監測數據傳輸網絡體系建設,搭建了海岸帶野外監測數據無線傳輸站點,建立了山東半島萊州灣海岸帶野外監測數據無線傳輸示范區,實現了全天候在線監測地下水溫度、壓力、礦化度等信息,并通過移動網絡將數據實時傳輸到監測平臺。通過測試,系統運行穩定,傳輸數據準確可靠。

      “2019年,我們優化了系統的數據傳輸性能,進行了設備微型化改造,提升了系統穩定性,提高了設備安全性,降低了設備的生產成本。”據孫記紅介紹,“同時,依托‘江蘇濱海濕地多圈層交互帶綜合地質調查’項目,開展了江蘇濱海濕地區域地下水監測數據傳輸網絡體系建設,這是自2012年在山東半島萊州灣地區開展地下水監測數據無線傳輸站點建設以來,地下水監測數據無線傳輸網絡首次擴展到江蘇濱海,并實現了與地質云平臺的對接,地下水監測數據的實時上“云”極大提升了數據服務能力。”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