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我國首次系統開展澳門海域地質調查

      日期:2019-12-20 14:07    作者:    來源:科技日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科技日報訊 (記者葉青 操秀英)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系統調查的基礎上編制完成《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域地質資源與環境圖集》,對澳門特別行政區(下稱“澳門”)海域地質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和空間拓展利用提出了針對性認識與建議。

      國務院2015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明確了澳門85平方千米的海域管轄權,極大地拓展了澳門的發展空間,但長期以來,澳門海域從未系統開展過地質調查工作,缺乏整體性的地質資源與海洋環境基礎資料,難以支撐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和科學管理的需要。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需求,2018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在澳門海域實施了多手段、多學科綜合海洋地質調查,首次完成了澳門海域的系統海洋地質調查,獲取了水體、海底及下覆地層的一批重要資源環境數據。調查工作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具體實施,先后動用4艘調查船,累計完成綜合地球物理測量227千米、多波束測深6670千米、海域地質取樣151站位、海水取樣120站位、溫鹽深測量30站位、定點海流觀測2站次、地質淺鉆5口等,開展了相關樣品測試,并首次編制完成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域地質資源與環境圖集》。

      該圖集包括“序圖”“可利用的地質資源及開發建議”“需重視的環境問題及修復建議”“空間拓展的工程地質條件與建議”四大類24幅圖件,圍繞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以及涉海重大工程建設等提出認識與建議。

      調查基本查明澳門海域和海岸帶地質資源特征與潛力,包括有76.08千米岸線資源、約55平方千米海涂資源、獨特的花崗巖地貌和海岸地質旅游資源,以及約7850萬立方米遠景資源量的海砂。在此之上提出加強人工岸線的優化開發和自然岸線的保護修復,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海涂等海洋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的對策建議。初步掌握了澳門海域生態地質環境狀況,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奠定了重要依據。基本摸清了澳門空間拓展工程地質條件,為涉海重大工程建設適宜性評價提供基礎支撐。調查認為,澳門水道沿岸基巖埋深較淺,軟土層薄,適宜開展填海造陸、跨海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設。海域淤積較強,不適宜深水港口航道建設。

      據了解,作為我國首個系統性的澳門海域地質資源與環境調查研究成果,圖集將為澳門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與實施提供基礎資料。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