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圍繞創新合作展開

      日期:2019-08-13 09:54    作者:    來源:科技日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科技日報哈爾濱8月11日電 (記者李麗云 實習生栗浩)8月10日—11日,第八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2019年國際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邀請賽暨第四屆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會議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60家高校、研究所的近600支隊伍攜作品角逐新概念創意設計類、航行器設計與制作類等六大類賽事。

      本屆大賽主題為“海洋創新合作共贏”,設置新概念創意設計類、航行器設計與制作類、艦船模型智能航行、名艦名船模型仿真制作、船模競速、帆船模型競速六大類比賽項目。

      來自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向晶今年是第二次參加該項賽事,今年他們的參賽作品是用于探測未知領域的水下機器人。據他介紹,其參賽機器人作品可針對尺寸進行優化,具備自行側傾一定角度的能力,便于穿過海底特殊地形,同時機械手的設計采用大尺寸、可收回的結構,提高了抓取效率同時不影響整體尺寸。機器人還搭載雙目攝像頭用于探測。

      今年是大賽首次嘗試國際化辦賽,吸引了來自8個國家的13所外國高校參賽。圣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的參賽選手伊萬介紹,哈爾濱工程大學與圣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校際之間有著廣泛的交流合作,賽事也為兩校學生的交流搭建了良好平臺。

      大賽評審團規格也格外引人注目。評審團由卡洛斯、王木泉2位國外院士,陳映秋、方書甲2位首席專家,以及8位船舶設計大師組成。

      經過兩天的較量,最終,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一種適用于深海檢測的渦激發電裝置設計(新概念創意設計)、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的多功能水下打撈機器人——FALCON(航行器設計與制作類)、來自哈爾濱工程大學的“破浪號”循跡智能船(艦船模型智能航行)、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的海工大哈爾濱艦1號(名艦名船模型仿真制作)、來自江蘇科技大學的光粒(船模競速類)、來自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哈工程二號(帆船模型競速類)等51項作品斬獲特等獎。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