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播種前要翻土、耕地,不過,水產養殖要“耕水”還是件稀罕事。近日,由廣東省珠海市農(漁)業機械化服務管理所舉辦的新型養殖機械示范推廣現場會在金灣紅旗鎮小林新廣村舉行,眼下水產養殖的投苗期即將臨近,來自金灣、斗門的水產養殖戶們現場對新型農機“風光耕水機”以及購買農機享受補貼的情況進行了了解。
珠海養殖戶先嘗鮮
近日,記者在金灣紅旗鎮小林新廣村的萬畝養殖基地看到,一方魚塘中三四架機械正在池水中進行工作,農機所的工程師說,雖然表面看不出端倪,底下卻是暗潮洶涌。
“它能夠使封閉水域的水體形成縱向和橫向的立體環流,促進表層水和底層水形成置換與更新。”農機所工程師說,這種名為“風光耕水機”的設備不僅可以維持水質健康,還可以改善底泥堆積,既環保又增加產量。珠海市是廣東省的水產養殖大市,水產養殖新型農機推廣很有必要。
據悉,這種“風光耕水機”是珠海一家農機企業的農機新產品,不僅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產品,還通過了廣東省農業機械鑒定站檢驗,并進入國家購置農機具補貼目錄。“也就是說養殖戶買這個機器,國家幫他出30%的費用。”該工程師介紹。
農戶最盼技術培訓
現場會吸引了不少從金灣,甚至是平沙趕來的養殖戶。
“多一些培訓,多些宣傳最好啊!”金灣魚蝦養殖戶陳榮沛表示,對于水產養殖戶來說,最怕的就是技術掌握不好導致養殖失敗,此外,大家對于農機知識也很有限,現在購買農機有補貼了是件大好事,大家希望能夠更多地了解補貼政策和農機知識。
珠海市農機所相關負責人也介紹說,國家今年進一步加大了農機購置補貼,目前正值春耕,正是糧食種植和水產養殖的關鍵開始時期,下一步農業部門還將陸續走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技術和農機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