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中俄首次北極聯合科考圓滿結束

      日期:2016-10-12 00:00    作者:黃海水產研究所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日前,隨著俄羅斯“拉夫任捷耶夫院士”號遠洋科考船駛入俄羅斯北極港口城市季克西,標志著中俄首次北極聯合科考航次圓滿結束。

      據悉,為深入開展北極科考與研究,執行中俄關于在北冰洋海域開展合作研究的協議,在國家海洋局和俄羅斯科學院的共同努力和極地專項的支持下,由中俄兩國31名科學家組成的聯合考察隊(其中中方隊員11名)對北冰洋俄羅斯專屬經濟區內楚科奇海和東西伯利亞海進行綜合調查。同時,此次考察也是我國“十三五”期間實施“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的一次北極考察活動。

      中俄北極聯合科考隊自8月19日從俄羅斯勘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口出發,在隨后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雙方科學家克服了海冰和儀器設備故障等不利因素,最終完成海洋地質取樣作業43站,海洋水文剖面觀測37站,海洋光學觀測40站,海洋化學采水及過濾作業43站,拋棄式溫度剖面和溫鹽剖面觀測共33次,海洋底棲生物調查36站,海洋微微型浮游生物調查43站,累計完成超過720小時的走航溫室氣體觀測和氣溶膠采樣,超額完成了預定科考任務。

      航次中方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石學法表示,這是我國科學家首次進入俄羅斯所屬的北冰洋海域進行包括海洋地質、物理海洋、海洋化學及大氣化學等多個學科的綜合考察,彌補了我國歷次北極考察區域的不足,將使我國對北冰洋海洋環境的認識更加完整、全面、系統。本航次的成功開展標志著中俄兩國在北極海洋領域的合作取得歷史性突破。

      據俄方首席科學家、俄科學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教授阿納托利·阿斯塔霍夫介紹,北極地區的科學意義首先在于其對氣候變化方面所產生的影響,中俄科學家對北極的氣候變化都非常關注,開展了大量工作,雙方的合作有利于促進北極地區氣候變化的研究。

      此次調查結束后,中俄雙方科學家還舉行了航次總結會,雙方首席科學家和調查隊員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雙方一致認為,要進一步加強考察研究,力爭取得高水平成果,建議今后繼續加強兩國在北極領域的考察合作。

      ???

      來源: 中國海洋報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