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海冰可能給膠州灣近海養殖帶來滅頂之災

      日期:2010-01-27 00:00    作者:黃海水產研究所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連續十幾天的低溫天氣不但凍住了渤海、黃海近海海面,膠州灣沿線淺海養殖池中的鮑魚等貝類水貨也跟著遭了殃。22日,養殖六七千斤鮑魚的黃島養殖戶劉師傅告訴記者,凍死的鮑魚已經讓他損失近10萬元,而凍傷的水貨只能半價甩賣了。

      養殖戶

      凍傷的鮑魚忍痛半價甩賣

      “池子里的冰五六公分厚,每天都有鮑魚耐不住凍從池壁上掉下來,翻了白肚皮。”

      “池子里的冰五六厘米厚,每天都有鮑魚耐不住凍從池壁上掉下來,翻了白肚皮。”黃島區紅石崖街道的水產養殖戶劉師傅這幾天連續在養殖池邊“搶救”鮑魚,天又冷心情又急,讓他住進了醫院。他告訴記者,十幾天的連續低溫讓他的五六個鮑魚養殖池都結了冰,隔兩三天就有20%—30%的鮑魚被凍死,其它凍傷的鮑魚原來每斤能賣150元,現在只能七八十元甩貨了。據劉師傅介紹,他們村所有的鮑魚養殖戶都遭了災,這幾天損失最少的也有10萬元。

      跟劉師傅一樣著急的還有青島海洋漁業局技術推廣站站長張永舉。他告訴記者,膠州灣遭遇到了幾十年一遇的海冰災害,損失最大的不是出海的漁民和季節性水產品養殖戶,而是淺海潮間帶中鮑魚、海參以及各種貝類養殖戶。 “城陽的瀛海、黃島的紅石崖、膠南的王臺都是冬季水產品淺海養殖的主要區域,可現在這些區域的淺海都凍上了。”他說,從現在掌握的情況看,各地都有不同程度損失,具體數字還沒報上來。而根據19日省海洋與漁業廳統計的數據,青島市因海冰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448萬元,海水灘涂養殖的貝類、蝦類遭到冰封,海水養殖大棚受損。

      水產專家

      膠州灣近海養殖或遇滅頂之災

      海參屬于耐低溫生物,但在0℃以下的水中,它們還是可能被凍死,或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由于膠州灣遭遇30年一遇的海冰災情,以往每周都要前往大沽河口海域采樣調查的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授任一平一連幾周沒能出海。他告訴記者,今年的海冰災害在他多年的工作經歷中是最嚴重的,0℃以下的水溫可能會給膠州灣近海養殖的水產品帶來滅頂之災。

      “海冰再嚴重,對于冬季休漁的漁民來說也沒有影響,但寒冷的天氣卻讓膠州灣的淺海養殖區灘涂和池塘都結了冰,這才是大問題。”任一平教授指著膠州灣海冰分布圖向記者介紹,目前大部分海冰區域位于水深2米等分線以上,面積相當于整個膠州灣海域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養殖菲律賓蛤仔、海參、鮑魚等灘涂、淺海區以及水產池塘都位于這部分水域。 “海參、菲律賓蛤仔這些水產品都屬于耐低溫生物,但在0℃以下的水中,它們還是可能被凍死,或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任一平教授告訴記者,膠州灣海域有多條河流入海,海水整體鹽度在30%—32%之間,屬于偏低水平,比其它海域的海水更容易結冰,這也是此次海冰災情爆發的重要原因。他表示,這些年來由于氣溫適宜,膠州灣一直被業內認為是“不凍不淤”的深水良港,這次大面積灣內結冰確實罕見。

      環境專家

      今年海捕魚可能個頭小

      “位于生物鏈上一級的淺海魚蝦等浮游生物就沒吃的了,一些肉食魚類也會餓肚子,因此今年一些海捕魚可能會比往年的數量少、個頭小。”

      如此嚴重的海冰,是否會影響今后膠州灣海域的生態環境呢?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的蘇潔博士認為,短期的海冰災害對整個膠州灣海域今后的生態環境影響有限,但目前持續的海冰災害還是可能導致海水溫度有所降低、水下植物和浮游生物減少等現象。

      “淺海的一些水下植物是需要光線照射的,海冰的阻隔會讓這些植物的生長因為缺少光照而受到限制,而位于生物鏈一級的淺海魚蝦等浮游生物就沒吃的了,一些肉食魚類也會餓肚子,因此今年一些海捕魚可能會比往年數量少、個頭小。”

      蘇潔告訴記者,冰凍時間長、冰層厚度大的海冰災害確實會給受災海域今后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但目前冰情持續的時間并不長。膠州灣在2006年也曾發生過嚴重的海冰災害,三年過去了,整個海洋生態環境沒有出現明顯變化。

      “海冰會對水溫產生影響,如果膠州灣海域冰情持續發展,該水域的水溫可能降低,這樣的話,海水里養殖的冷水魚產量就會增加,而喜暖的海魚產量就會減少。”

      對于此次海冰災害出現的原因,蘇潔告訴記者,不排除全球氣候變化所導致的局部極端氣候異常,而此次冰情究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結果還是一次偶然天氣情況,科學家還需要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觀察才能得出結論。

      來源:水科院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