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陳琳)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加快現代漁業建設步伐,全省漁業經濟呈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上半年漁業經濟總產值780.7億元,水產品總產值408.3億元;水產品總產量316.8萬噸,同比增長4.7%;水產品進出口總量27.22萬噸,進出口總額13.65億美元。
全面加快現代漁業建設步伐。廣東省安排項目資金6000萬元,啟動建設10個節地節水高質高效漁業示范園區,為全省現代漁業發展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經省政府批準,出臺了《廣東省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1—2020年)》。水產良種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全省己建成國家級水產良種場2個、國家級水產種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1個和國家級水產引種保種中心1個、省級水產良種場53個。積極創建“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已建成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80個,面積達1.8萬多公頃。全省深水網箱增加到980個,建成了湛江特呈島、潮州柘林灣等一批深水網箱養殖產業園區。積極響應國家“開發南沙,漁業先行”的方針,加快推進南沙漁業發展。
深入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緊密結合“三打兩建”工作,開展水產品專項行動。與省工商局簽訂了《關于流通環節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合作框架協議》,有效破解了水產品生產和銷售環節監管脫節的難題,有力保障了廣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
著力提升科技創新服務水平。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在陽江和汕頭等地開展了以貝類增殖、海藻養殖、海草種植為主要內容的海洋藍色碳匯示范區建設。成功舉辦2012年漁業科技下鄉暨“優鱸1號”推介活動和啟動儀式,組織開展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全省建成水產技術推廣機構1057個,建成縣級水生動物防疫站47個、防疫檢疫實驗室71個、基層水生動物病害診所12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