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rdekm"><bdo id="rdekm"><dfn id="rdekm"></dfn></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rdekm"></progress>
    <menuitem id="rdekm"><strong id="rdekm"><delect id="rdekm"></delect></strong></menuitem>

    1. <samp id="rdekm"></samp>

      <samp id="rdekm"><sup id="rdekm"><ruby id="rdekm"></ruby></sup></samp><tbody id="rdekm"><bdo id="rdekm"></bdo></tbody>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藍色經濟,青島在行動(上)

      日期:2010-09-03 00:00    作者:黃海水產研究所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海洋是一首藍色的歌。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實業計劃自序》中提到,如果海權“操之在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孫中山還說:“昔日之地中海問題,大西洋問題,我可付諸不知不問也,惟今后之太平洋問題,則實關于我中華民族之生存,中華國家之命運者也。”

      這是孫中山為國人編織的“藍色之夢”。

      歲月走過了90個春秋。今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山東考察時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這是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謀遠慮的重大部署,是山東面向世界、服務全國、加快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重大機遇。

      剛剛在青島舉辦的藍色經濟發展國際高峰論壇,向人們傳遞了一個信號——山東在行動!青島在行動!

      “藍色經濟”意味著什么?

      一部人類近代史,就是一部藍色文明史,就是一部從陸地走向海洋、從黃色走向藍色、從蔚藍走向深藍的歷史。

      誰擁有海洋,誰就擁有未來。作為地球上最大的“資源寶庫”,浩瀚的海洋占據了地球表面的71%。海洋生產力的競爭,上升為21世紀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海洋生產力的開發,上升為21世紀沿海國家的戰略選擇。一股向海洋要食物、要資源、要財富的“藍色革命”浪潮席卷全球。

      藍色,和海洋有關,意味著海陸一體化,生態和環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展望未來,藍色經濟開發在全國經濟布局中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

      藍色經濟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又是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它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保護生態環境核心理念的一種新的藍色發展理念,它像藍色那樣透明、健康、廣闊。藍色經濟以海洋為特色,但又不局限于海洋經濟,它所強調的是人、海洋、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其基本特征是:依托海洋,海陸統籌,高端產業聚集,生態文明,科技先導。

      藍色代表著希望,更蘊育著持久的生命力。依托浩瀚的海洋,藍色經濟顯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從前,提到藍色經濟,讓人們聯想到的是漁鹽之利、舟楫之便。而今,人們重新面向大海,現代藍色經濟已經成長為一個立體的產業集群,是一個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需要多產業、多學科、多領域通力打造的新興經濟群。

      放眼世界,沿海眾多國家和地區,紛紛把發展的戰略目光投向海洋,藍色經濟作為新經濟形態不斷引領著科技創新的前沿,促進著經濟社會發展。美國政府認為,開發海洋科技和開發利用海洋比開發宇宙空間更重要。

      縱觀國內,一個海洋大國正擺正船頭向海洋強國全速開進。北望京津冀遼,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曹妃甸工業區、遼寧“五點一線”建設態勢強勁;南眺閩粵桂,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蓄勢待發。從北向南,沿海各省,著力搶占海洋經濟發展制高點。

      回望山東半島,她因海而生、依海而存、靠海而興。她是我國最大的半島,濱臨日韓,具有明顯的海洋區位、資源、科技、開放四大優勢,藍色經濟能否走在全國前面,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山東能否在新一輪區域經濟競爭中占得先機。

      挑戰與機遇并存。處于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南北夾擊”之中,山東的路徑在哪里?

      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海洋是山東的最大優勢。山東是一個海陸復合區域,擁有3100多公里的海岸線,海域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幾乎和陸地相當。

      同時,具有海洋科技城之稱的青島有著占全國1/3的海洋科技人才。上世紀90年代,山東省已開始實施“海上山東”建設,歷經十余年,已形成了一定的海洋產業基礎。

      基于此,山東省委、省政府以國際視野和全局胸懷,對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成立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領導小組,制訂了關于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明確藍色經濟區建設的基本要求、目標任務和重點措施,堅持科學謀劃、海陸統籌、創新驅動、改革推動、開放帶動,以省內沿海7市為前沿,以全省資源要素為依托,以海帶陸、以陸促海、內外聯動,建設我國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優勢產業聚集區、海濱國際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態示范區,形成連接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溝通黃河流域廣大腹地,面向東北亞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增長極。

      山東各地、各部門搶抓機遇,齊心奏響發展現代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物流業、海洋高端制造業、海洋新興產業、臨港特色產業、海洋文化旅游業、建設海洋科技創新體系、保護海洋生態等八大“藍色樂章”,打造藍色經濟品牌。

      像耕種陸地一樣耕種海洋。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是宏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以辯證思維謀劃全盤,創新發展思路,做好海洋與陸地相結合、科教與產業高度融合、“東引”與“西拓”相結合、經濟與文化相結合、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等六篇“結合”文章,為藍色經濟插上騰飛翅膀。

      8月11日,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山東省省長姜大明雙雙出席在青島舉辦的藍色經濟發展國際高峰論壇,向與會的國家12個部委官員和國內外專家介紹山東發展藍色經濟的戰略構想。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在論壇上指出,要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成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的示范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對外開放前沿,連接長三角和京津冀,輻射黃河流域開放開發的又一重要增長極”。

      8月17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編制正式啟動。按照規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作出了這樣的戰略定位:黃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經濟引擎、環渤海經濟圈南部隆起帶、貫通東北老工業基地與長三角經濟區的樞紐、中日韓自由貿易先行區。到2020年,建成產業發達、優勢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相關規劃10月底前形成初稿。

      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將成為山東經濟謀求新飛躍的強大藍色引擎。那么,青島的角色是什么?

      “藍色”龍頭的神圣使命

      夏秋之交,青島被“藍色”裝點得更加迷人。膠州灣像一件寬幅的藍色霓裳,華美壯觀。

      海洋是青島的稟賦。海洋造就了青島山海城渾然一體,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交相輝映的城市風格;海洋孕育了青島的港口經濟、海洋經濟、旅游經濟;海洋托起了海爾、海信、青啤為代表的一大批馳名海內外的青島品牌;海洋賦予了青島人民開放創新、誠信和諧、文明向上的寬放胸懷。

      從百余年前的一個小漁村發展到今天,青島的巨變與輝煌有目共睹,但青島的下一個百年應怎么發展?

      市委、市政府對青島的戰略布局重新審視——“環灣保護、擁灣發展”使青島昔日破落的老城區,正成為膠州灣畔全新的生活岸線、經濟岸線、生態岸線,成為青島藍色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強力推動青島更好地融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這一宏大的區域發展戰略之中,機遇千載難逢。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閻啟俊明確提出,青島要在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中走在前面,當好龍頭。青島市長夏耕說,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對青島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機遇,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新坐標。

      引人自豪的是青島藍色經濟一直走在全國前面。青島以中國第一海洋科技城為榮,綿延73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得天獨厚的資源、產業和科技優勢為青島建設藍色經濟區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青島已經構建起了較為完善的藍色經濟產業體系,形成了臨港石化產業、造船、海洋工程等臨港產業集群。“九五”以來,青島海洋經濟保持年均20%的增速。2008年全市海洋產業產值1450億元,完成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55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2%。

      青島海洋科技優勢明顯。作為我國重要的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青島海洋科研與教學機構占全國的1/4,高級海洋專業技術人才占全國的40%,涉海領域兩院院士占全國的80%左右。28個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機構,2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十五”以來,分別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和973計劃中55%、91%的海洋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海洋創新成果獎占全國的一半。

      藍海耕耘,再造百年青島的新時代。青島市委第68次常委(擴大)會議和十屆六次全會決定“制定海洋經濟總體發展規劃、率先建成藍色經濟區”。為此青島專門成立了“藍色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相關部門的協調和規劃起草工作。而在更高層次,青島市成立了三個專家委員會——藍色經濟區和高端產業聚集帶規劃委員會、藍色經濟區和高端產業聚集帶規劃工作推進協調委員會和藍色經濟區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其中,規劃建設委和推進協調委主任分別由市委書記閻啟俊、市長夏耕出任,專家咨詢委則聘請國內9名著名海洋專家出任主任和副主任。

      “三委一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起草完成了《關于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藍色經濟區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和《青島市藍色經濟區建設發展總體規劃(2009—2015)》框架初稿,提出把青島建設成為中國藍色經濟發展的先行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海洋自主研發和高端產業的集聚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示范區,構筑“一帶、五區、多支撐點”的藍色經濟總體布局的思路。

      萬頃黃海喜逢春。一個藍色的青島,正加大馬力做足“藍色”文章,在建設藍色經濟區大潮中搶得先機,昂起龍頭!

      來源:科技日報??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