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浙江省嵊泗縣在洋山海域成功放流海蜇幼苗4160萬頭,拉開了2015年漁業資源生態修復工程序幕。
據悉,此次增殖放流嚴格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標準,放流品種經工作人員現場抽檢、測量、裝船放流。隨機抽樣測量顯示,海蜇苗傘徑平均規格為6mm。抽樣后,海蜇苗迅速裝桶充氧上船,共計裝運126桶,在N30°48.431′,E 122°15.888′海域實施放流,放流時間持續近1小時。
海蜇幼苗放流是快速恢復漁業資源、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創新漁業增長方式的重大變革。從2005年開始,嵊泗縣共計開展海蜇人工放流11次,累計放流海蜇幼苗3.48億頭。此次,安排放流海蜇幼苗4160萬頭。據專家推測,按回捕率1.5%、成蜇每頭達到5斤計算,年內可回捕成蜇1560噸,可新增產值1248萬元,使近岸捕撈漁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