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7月5日,農業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河北白洋淀共同舉辦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沈小平,以及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代表150余人參加了此次增殖放流活動。
白洋淀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素有“華北明珠”的美譽,其濕地生態效應對凈化流域水質、調節京津冀區域氣候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活動以“增殖水生生物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為主題,共放流青蝦、河蟹、中華鱉等水生生物苗種約2000余萬尾(只),對于恢復白洋淀水生生物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以及促進漁業增效和漁民增收將起到重要作用。
增殖放流活動結束后,于康震還赴秦皇島市檢查了河北省伏季休漁執法管理工作。于康震一行乘漁政執法船出海進行了現場檢查,詳細詢問了河北省和秦皇島市有關伏季休漁執法管理工作情況。
于康震指出,河北省漁業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應倍加珍惜。“十三五”是漁業轉方式、調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各級漁業主管部門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漁業漁政工作會議精神,以及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指導意見的有關要求,切實堅持生態優先,推動漁業綠色發展。于康震特別強調,當前正值海洋伏季休漁期間,各級漁政執法機構要加強伏季休漁管理,堅決打擊休漁期間各類偷捕行為,要加大對涉漁“三無船舶”和“絕戶網”等違規漁具的清理整治,切實保護好海洋漁業資源,為現代漁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