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掛靠在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漁業分中心聯合中國水產學會先后完成了8項科技成果評價工作,是雙方首次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第三方專業評價工作。
本階段科技評價工作采用《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評價通則》(GB/T22900-2009)等標準化相關評價方法,秉承客觀、公正、獨立的原則,會評或函評8項科技成果,受到委托單位的一致好評。其參評成果涉及新品種培育、水產養殖、病害防控、營養與飼料、水產品加工、漁業裝備與信息化、水產技術推廣與服務等領域;上述成果由南京農業大學、西南大學、蘇州大學、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重慶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山東省漁業技術推廣站、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等50余家單位參與完成。
自2016年國家正式取消科技成果鑒定以來,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漁業分中心圍繞海洋漁業、海水養殖、水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檢測和漁業環境等領域建立了專業評價指標體系,累計組織或參評科技成果30余項。2017年,黃海水產研究所與中國水產學會簽署了科技評價框架協議,強強聯合,為梳理國內漁業科技成果、加速成果轉化搭建了專業技術服務平臺,使得服務面更廣、專家隊伍更強、報告更具權威性,充分發揮了在海洋科技成果評價與咨詢、技術開發、集成熟化和轉移轉化等方面的專業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