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李健應邀做了題為“共建‘協作創新’技術平臺 培育‘海上糧倉’主導產業”的典型發言。
李健副所長指出,黃海所發揮駐魯優勢,抓住國家實施“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戰略的機遇,在自主創新、新興產業引領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積極與地方企業合作,取得了顯著成績。2014年,黃海所在“海洋生物資源養護與環境修復”、“海水養殖與灘涂高效開發”和“海水養殖種子工程”等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1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成果分別獲山東省技術發明二等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成果獲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成果獲得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2項成果獲“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 同時,為鼓勵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黃海所聯合企業先后組建了“山東省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和質量安全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和“黃渤海區水產種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為科技成果轉化搭建了高層次平臺。國家鲆鰈類產業技術體系和蝦產業技術體系等專家,采取“專家組+龍頭企業+示范戶+農戶”等多種方式進行成果轉化,開展中國對蝦“黃海3號”新品種、循環水工廠化養殖、海水池塘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等示范推廣工作,共舉辦各類講座、培訓、現場指導等“科技興漁”活動100余次,培訓漁民與技術人員5000多人次,提高了技術成果的普及率和惠民度。下一步,黃海所將認真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海上糧倉”建設的實施意見》的精神,做好服務藍黃“兩區”建設科技支撐工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機制,強化漁業技術推廣和產品研發,構建產業發展新模式,為推動全省海洋漁業的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做出新貢獻。
會上,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做了題為“適應新常態 把握新機遇 努力實現全省海洋與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講話。省海洋與漁業廳單位主要負責人,17市及重點縣(市、區)海洋與漁業(主管)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中央駐魯科研院所和部分漁業企業負責人應邀參加了會議。


(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