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第十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浙江人民大會堂召開。大會對2016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促進獎、創新成果獎、突出貢獻獎的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和頒獎。黃海水產研究所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單位獎),主持完成的“魚蝦多性狀育種技術研究與應用”和“圓斑星鰈苗種繁育與增養殖技術”項目均獲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二等獎。
“魚蝦多性狀育種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針對因水產動物繁殖性能高易產生近交衰退、育種技術難以同時改良多個性狀等問題,以中國對蝦和大菱鲆作為選育對象,研究突破了選擇指數計算、個體標記、定向交配等多項關鍵技術,創建了水產動物多性狀育種技術;以該技術為依托,選育出中國對蝦“黃海2號”和大菱鲆“丹法鲆”等新品種,獲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多性狀育種技術已經在全國推廣應用,育種項目涉及12個物種。該技術的建立及應用,突破了我國水產動物育種不能定向改良多個性狀的技術瓶頸,實現了水產種質資源的高效及可持續利用。
“圓斑星鰈苗種繁育與增養殖技術”項目針對其自然資源衰退嚴重、魚種瀕于滅絕的現狀,歷經16年刻苦攻關,突破了圓斑星鰈原種保存、苗種繁育和增養殖關鍵技術,并實現了產業化應用;率先開展了多次增殖放流,放流規模達15萬尾/年,對修復自然資源,避免種群滅絕具有重要作用;取得一系列自主創新成果,其中圓斑星鰈黑化防控、安全度夏及高效增氧等多項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提升了我國海水魚類繁育技術水平。該成果總體居國際先進水平,在圓斑星鰈黑化防控和大規格苗種培育技術方面達國際領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