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12日,由科技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教育部、海南省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博鰲農業(種業)科技創新論壇在海口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霽霖應邀出席了此次論壇,黃海水產研究所有關水產育種與苗種繁育專家參加了論壇。
本次論壇以“創新引領發展,做強做大種業”為主題,分別從新型種業體系建設、育種機制與模式構建、種業科技金融與品種交易、種業國際化四個專題出發,重點研討了新形勢下我國種業科技創新體系、育種模式與產業發展態勢及提高我國種業國際競爭力的措施,旨在貫徹落實2012年中央1號文件和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的精神。
論壇上,雷霽霖院士呼吁加快我國水產種業的創新發展,并提出了四條重要建議:第一,海南地處我國最南端,具有優質的海岸帶,海水、水產種質資源十分豐富,又是全國最佳的天然溫室,對水產種業的發展非常有利,要充分利用這一天然資源,在海南加快建設國家級的水產南繁育種基地,以引領南北方、海淡水育種業的快速發展。第二,廣闊的南海,暖水性和溫水性種質資源十分豐富,要加快建立南海水產種質資源庫,深入開展發掘、收集、分類、整理、保存種質資源的工作,為我國水產種業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第三,南海具有獨特的熱帶水域,堡礁眾多,生態條件特殊,建立我國南海瀕危動物和重要水產種業的保護機制十分重要。近年來,在南海瀕危動物的保護與開發、品種之間的無序雜交已經對部分水產資源產生了一些影響,因此應及時建立南海水產種業保護機制,使我國水產種業沿著健康的道路發展。第四,建議水產種業要加快推進產學研--育繁推--科工貿一體化的體制與機制,借鑒作物種業集團的建制,早日建成適合水產特點的“中國水產種業集團”,以加快在寶島海南建成國內一流的“水產種子庫”。